如 20240602 周记 plog ,想着把一周生活中的发生的小事集中记录一下。
清酒的酒味很清淡,量不多。我问他点的面好不好吃,浑不在意周围回道“不好吃”,接着把面放到一边打算不吃了。两秒后,我们注意到邻桌看过来,他朝他们尴尬地傻笑着,一瞬间,气氛突然轻快活跃了不少。邻桌问:“什么不好吃”,他:“这个面”,邻桌男子:“我早就知道这个不好吃”。
我常常会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,以前我想获得的超能力是瞬间转移。有时抬头看到那些翱翔的鸟类,要是我会七十二变就好了。
当然也有一些烦心事,但我选择不记录吧!下面记一下书中的句子:
《爱的艺术》
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,从而使他/她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。
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,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,保持自身的尊严。
与共生性结合相反,成熟的爱使包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。
《认知觉醒》
我们还要选那些阅读难度刚好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,具体讲就是读起来有一点点难,但又能刚好读懂的书。
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,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。
《认知驱动》
只记最让我触动的一点吧,那就是「外化」这个词。我理解是广义上的创作,出书、卖画、摄影、用代码构建产品等,亦或在即刻或其他社交媒体碎碎念。反之,像画了一副画、拍了一张照,仅仅是你看见了,仅仅是「自娱自乐」。当然这里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并不是很清晰,具体可以去看看书中的解释。
将自我外化 我在写此篇blog✍️,如同 20240602 周记 plog ,很大受书中这个观念影响。之前的周记,仅仅是一种偶然,但是回过头来看感觉很美好。如果五年后、十年后,回过头尝试以第一视角来看这篇blog,那又会怎样的感触呢?是失望没有坚持这样记录下去,还是被现实击碎,忙碌于家庭事业,没有一点点留给「自我」的时间呢?
卢广仲